立体农业防治水土流失

提问者:董师傅 267个阅读

在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,号称“地无百米平”。持续了数千年的粗放式农耕经营形态,正逐步向更清洁的生态农业转变。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,为当地农业的加速转变提供契机。

“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”采访团来到安康市石泉县杨柳水保生态清洁示范园,山谷里,山坡被开辟成梯田,种有茶树、樱桃、枇杷等经济林木,池塘、耕田、湿地层叠有序,坡上农户所排放的污水顺流而下,越到下游,却越是清澈。这是通过梯田的天然过滤作用,多类型作物的种植以及池塘养殖业的开发,一方面防止水土流失,另一方面让流域形成1600米的过滤带,对污染物进行阻滞、降解、吸纳、净化。据介绍,该地区拥有超过500米的高差,原本并不适合进行农业耕作,却为新型的“立体”农业提供便利条件。

同样实施“坡改梯”的还有汉中市宁强县的熊家沟小流域,该地区的肖家坝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两年来已实施“坡改梯”49公顷,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1公顷。

本文网址: http://www.tymsjz.com/article/2024103140381.html

我来回答